杏鑫开户测速_员工曝自掏腰包补贴商户?街电否认

  近日,共享充电宝知名企业深圳街电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街电”)有员工向南都记者爆料称,街电账目不透明,导致商户的分成和销售人员的提成减少。销售人员在收入受损的情况下,还需要自掏腰包补贴商户,否则机器会被扣押。

  街电则予以坚决否认。街电公关人士对南都记者回应称,街电按照国家规定合法合规经营,不存在上述问题。

  双方虽各执一词,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在营销费用等各种成本暴涨下,共享充电宝行业的盈利压力与日俱增。目前,该行业已步入寡头竞争阶段,然而盈利模式依旧单一,主要依赖充电设备租赁收入,且商户分成比例日益攀升。与此同时,广告和流量的变现能力尚弱,很难称得上是该行业的第二增长曲线,长期造血能力堪忧。

  商家的分成页面

  商户自测:

  支付 6 元,分成 3 元,金额对不上

  街电成立于 2015 年,作为最早进入共享充电领域的企业之一,街电拥有较为优质的核心渠道资源。 前不久,“街电”与共享充电宝另一知名品牌“搜电充电”正式宣布合并,双方将共同组建全新的集团公司。

  街电员工张明(化名)说:“今年 3 月,有商户向我反馈公司的账务不透明,比如说用户花了 10 元,但是账上只显示六七元。”

  他提供了某商户在系统后台截取的两张截图:一张是商户作为用户所支付的金额 6 元,一张是商户实际收到的分成 3 元。“这个商户是在我名下签订的。按照协议,商户应该收到的是 60% 的分成,即 3.6 元,而非 3 元。”

  据张明所述,该商户是不经意之间发现的,“商户是看不到具体某一位用户的支付界面的,就是说某个用户在使用充电宝之后,支付了多少钱,商户是看不到的。但是某一天,这个商户用充电宝给自己手机充电了,当天晚上在后台看当天营收金额时觉得不对劲,就自己测试了一下,结果发现账目对不上。”

  他补充道,后来陆陆续续有商户反映此问题,并要求公司补上减少的分成,否则扣押充电宝机器。“我们每个月都有增加充电宝机器进驻商户数量的任务,所以我只能自掏腰包补贴商户,不然机器会被扣押,被公司罚款。”

  商家作为用户,实际支付的金额界面

  街电否认“销售人员掏钱补贴”

  针对账目问题,街电公关人士回应南都记者称,街电按照国家规定合法合规经营,不存在任何账目问题。“可能导致上述情况出现的原因有几种,一是用户使用折扣卡或者优惠券等方式租借充电宝,实际支付金额和应付金额有差异显示;二是实际费用为扣取相关税费后的净营收。另外,也可能出现用户非本商家订单费用一并确认支付后,与该商家使用费用出现差异的情况。”

  报料人认为,上述解释不合理。张明以前述商户自测并截取的图片为例:“那张图片中,商户实际收到 3 元,并未使用过折扣卡或优惠券。另外,如果扣税,为何不提前通知商户和员工?”

  上述街电人士进一步解释,目前根据爆料人给出的图片不能判断具体属于哪种情况,“我们无法根据上述图片判定订单的关联性以及商户的相关情况,所有细则都遵循双方签署合同时的相关约定。”

  报料人认为,用户支付的图片和商户分成的图片是分属于两个不同的系统, 所以无法提供关联性很强的图片。

  街电是否有接到过商户的上述诉求?是否有销售人员自己掏钱补贴商户,或者商户扣下机器,销售人员被公司处罚?

  上述街电人士回应称, 不存在这些情况。“涉及商户问题公司有专门的部门以及正规的流程可以帮助解决,处理方式严格遵照与商家签订的合同。”

  【行业观察】

  盈利模式单一是共享充电宝行业发展的掣肘

  孰是孰非,虽然未有定论,但是共享充电宝企业的收入模式颇受外界关注。

  近年来,共享经济风靡全国,共享充电宝是其中较为成功的领域。2017 年,是共享充电宝的风起之年,各路资本纷纷投去青睐的目光。大部分共享充电宝一经问世便采取了烧钱模式,用户租借前 1 小时免费,然后才每小时收费1–2 元,一天的收费上限为 10 元。彼时,共享充电宝行业忙于大量投入资金去生产设备、争抢点位,且市场为大部分用户提供免费服务,收入远小于成本。

  在资本的加持下,共享充电宝行业迅速迈入快车道。2018 年,共享充电宝赛道进入寡头竞争阶段,市场逐步走向成熟,行业以租赁收入为主的营收模式基本确定。 2018 年下半年起,街电等头部玩家陆续宣布实现盈利。

  而今,虽然以共享单车为代表的共享概念类项目相继风光不再,但是共享充电宝却依然生机勃勃,在后疫情时代迎来了行业复苏的春天。

  不过,盈利模式单一是共享充电宝行业发展的掣肘。共享充电宝企业的最主要收入仍是设备租赁收入,广告和引流占比较低。其中, 尤以直营模式企业为甚。

  直营模式下,企业与商户达成合作,铺设充电机柜,企业直接管理充电宝和机柜。而代理模式下,企业将设备出售给代理商,充电宝和机柜由代理商管理运营。

  直营模式是国内共享充电宝行业的主流模式,行业龙头企业如怪兽充电、来电科技均主要采用该模式,此次事件的主角街电亦是如此。

  代理模式企业能通过设备销售减少运营环节现金流压力,而直营模式企业仍受制于设备租赁收入。

  共享充电宝企业议价权降低

  资金压力可能继续攀升

  那么,直营模式企业的设备租赁收入有多高?在与商户的博弈中,能分得多大一杯羹?

  据张明了解,共享充电宝行业直营模式的企业要匀出相当一部分租赁收入给商户:“每家商户的分成比例都是不一样的, 一般在 40%–60%。有些商户不要分成,他们可能会觉得营收很低,所以无所谓。”

  弗若斯特沙利文和头豹研究院联合发布的调研报告也显示,商户一般能拿走一半左右的设备租赁收入。“由于市场存在过度竞争,共享充电宝企业议价权降低,分成比例逐步下降,目前平均企业分成比例仅为 45%-50%。”

  报告还显示,直营模式下企业分成不固定,收益分配方式一般会根据场景而定,且不同企业收益分配方式亦有区分。而代理模式的分成比例更低,约为 10%-20%。

  对于充电设备租赁收入这块“蛋糕”,商户也在试图瓜分更大的一块。张明介绍:“有些营收高的商户,比如说 KTV 或者网吧之类,他们的分成甚至已经高达 80%。因为竞争大,如果不给他们很高的提成,就签不下来单子,你所在公司的充电宝机器就进驻不了该商户。”

  加上入场费和地推费等营销成本的增加,共享充电宝企业的净利润下滑已非什么新鲜事。目前市场仍处于你追我赶的阶段,在获客的比拼下,企业的资金压力可能会持续攀升。

  【专家观点】

  随着共享充电宝企业持续盈利

  线下商户和代理商或提出更高要求

  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新经济研究所执行所长曹钟雄对南都记者表示:“经历了一轮较长时间的调整后,目前共享充电宝行业的市场格局相对稳定,大企业的盈利能力相对有保障,企业的盈利和资金压力更多地来自市场的扩张和资本的压力。”

  他补充道:“未来,行业的竞争态势依然不会发生颠覆性变化,但是企业为了更多的获客,经营成本会继续上升,这将是共享充电宝企业的一个主要压力。随着共享充电宝企业持续盈利,线下商户和代理商在费用上都有可能提出更高的要求。企业需要发展线上、线下广告以及流量变现等营收渠道。当然,作为共享经济,企业也需要开拓新的盈利增长点。”

共有 0 条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