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鑫注册_怪兽IPO背后,共享充电宝这座“围城”

  文/ 张钊

  来源:财经新知(ID:caijingxinzhi)

  2020 年 12 月 10 日,美国共享住宿平台 Airbnb 正式登陆美国纳斯达克市场,结束了其 12 年的上市长跑。其共享经济模式,也引来了一众跟随者,从出行到办公,从充电宝到雨伞,既诞生了滴滴、Uber 等明星公司,也孵化了一些“畸形儿”。

  近日,作为“三电一兽”的怪兽充电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递交招股文件,拟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引起不少行业人士的关注。

  在怪兽充电的招股文件中,首次披露了营收情况和业务构成。招股书显示,怪兽充电 2019 年和 2020 年营收分别为 20.22 亿元和 28.09 亿元,净利润分别为 1.67 亿元和 7542.7 万元。

  此前一份充电宝行业报告曾指出,国内共享充电宝行业自 2017 年开始发展,在经历爆发、遇冷,沉淀后,自 2019 年开始,市场开始走向成熟,少数头部厂商基本实现盈利。如今单从怪兽充电宝营收和净利润数据来看,共享充电宝确实是一门稳赚不赔的生意。

  但事实恐怕并非如此,近日与怪兽充电 IPO 一同上热搜的,还有消费者反映共享充电宝悄悄涨价:市面上的共享充电宝每小时租借费用从 1 元涨至 4 元,同时,同一品牌在不同场所的计费标准也不同。该事曝光后,共享充电宝被消费者质疑养熟后割韭菜。

  而在一份被披露的怪兽充电 KA 报备详情中,显示怪兽充电与该门店前三个月的分成为 99%,从合同生效的第四个月开始,执行 75% 分成。据业内人士透露到,充电宝公司为了抢夺头部入驻门店,往往采用“入驻费 +70%/80% 分成”的模式与门店谈判,这些都将提高渠道成本,从而挤压共享充电宝企业现金流。

  此外,近些年随着充电技术不断突破,留给共享充电宝的时间似乎不多了。以上种种,都让处在盈利光环中的共享充电宝行业受到质疑。

  利润下滑谜团 

  在怪兽充电发布招股书之前,外界对共享充电宝盈利情况的了解十分有限。此前在聚美优品发布 2018 财报时,街电作为“服务与其他收入”曝光盈利数据,数据显示,街电在 2018-2019 财年营收超 68 亿,营业利润约 3700 万元,这时行业对共享充电宝的印象才开始改观。

  而这次怪兽充电发布 IPO 招股书中,外界第一次得以对共享充电宝行业有一个细致的窥探。一般情况下,在招股书中,我们可以看到这家公司的盈利情况、发展空间、竞争优势,甚至于上升到对整个行业的了解。

  首先聚焦于行业最关心的财务数据上,招股书显示,怪兽充电 2019 年、2020 年营收分别为 20.22 亿元、28.09 亿元;2019 年,怪兽充电的净利润为 1.666 亿元,净利率为 8.2%。2020 年,怪兽充电净利润为 7540 万元,净利率为 2.7%。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2019 年和 2020 年,怪兽充电经调整后的净利润分别为 2.066 亿元人民币和 1.126 亿元人民币。

  单从数据上看,共享充电宝行业确实是一门赚钱的生意。

  但有一点需要注意,2020 年怪兽充电营收同比增长 38.9%,净利润却同比下滑 55%,净利率方面,2020 年为 2.7%,也低于 2019 年的 8.2%,这属于典型的增收不增利。目前这只是两年来营业数据反馈的结果,如果这个现象持续下去,二级市场恐怕不会给共享充电宝行业一个好的反馈。

  怪兽充电肯定也注意到了这点,在招股书中,上述现象被归咎于疫情和抢占 POI 的影响。实际上,共享充电宝本质上是一门打着“共享经济”幌子的租赁生意,在怪兽充电的收入结构中,主要分为移动设备充电业务、移动电源销售以及其他收入三部分,其中移动设备充电业务(充电宝租赁)占近两年总收入的比例高达 95% 以上。

  因此,这门生意要想赚更多的钱,在最简单的模型中,商家需要从提高商品的租赁次数和租赁价格入手。

  这里先来看租赁次数,提高租赁次数与租位(POI)呈正相关,只要商家铺的租位足够多,商品被出租的次数也会相应提高,截至 2020 年底,怪兽充电的网络共有超过 664000 个 POI,多于 2019 年底的 588000 个,因此 2020 年营收上涨也就不难理解了。

  而利润下滑的原因在于,在上述模型中,没有考虑成本因素,一般情况下,企业成本随规模扩大而逐步减少,但在共享充电宝行业中却诡异地呈正相关。

  招股书显示,怪兽充电目前采取直接运营和合作运营相结合的方式。其中直营模式采用支付佣金和入场费的方式来锁定合作,这部分费用占到设备所产生收入的 50% 至 70% 之间。在合作运营模式下,怪兽充电按月向网络合作伙伴支付佣金,这部分佣金比例一般在 75% 至 90% 之间。

  无论采取哪种合作模式,怪兽充电都直接向用户收取使用费用,并定期和合作伙伴结算费用。拆分来看,佣金费率相对稳定,2019 年和 2020 年分别为 42.7% 和 44.1%。但入场费率却从 2019 年的 5.5% 上升到 2020 年的 14.0%,主要原因是与大客户(KA)的新合作导致入场费上涨。

  这就是影响怪兽充电利润下滑的一大元凶。

  本质上,共享充电宝的卖点在于抓住消费者对手机充电的焦虑,在这种紧急的需求下,共享充电宝的商业模式才走得通,但也正是由于这种特性,在市面上各家共享充电宝企业的用户体验几乎没有差别时,就会导致消费者没有品牌忠诚度。因此,想要获得更高的市场占有率,就得不断地铺点,但地理位置好的租位是有限的,在不断对租位抢占的过程中,商家资源反而成了刚需,最终导致这部分费用水涨船高。

  同样的,由于这门生意偏向对 POI 的抢占,因此对资本有很高的依赖性,在这方面,再次杀入充电宝市场的美团,加上其在商户资源和渠道运营上的优势,如果持续投入大量资本撬动自有的商户资源,将有望打破“三电一兽”的主导格局,这恐怕是共享充电宝行业目前最大的不确定性。

  涨价背后的诱因 

  上文曾提到共享充电宝这门生意要想赚更多的钱,在最简单的模型中,需要从提高商品的租赁次数和租赁价格入手,这里来讲租赁价格。

  大部分人都注意到,与怪兽充电 IPO 一同成为热议的,是共享充电宝涨价的消息。市面上的共享充电宝每小时租借费用从 1 元涨至 4 元,这件事被曝光后,被消费者质疑养熟后割韭菜。

  实际上,早在 2019 年,共享充电宝涨价的热议就已经上演过,在共享充电宝多次涨价后,证明这不是一个偶发性的现象。

  在 2019 年那次充电宝涨价潮中,深圳街电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说道,“从我们来看,从 1 块钱变到 2 块钱,其实对用户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用户能够接受,因为它本来就是刚需。”

  也有业内创业者在接受采访时称,共享充电宝用户群体有“伪知觉”特征:“在这个领域里,从来就没有用户能不能接受涨价这个说法。手机没电了,充电价格涨了 2 元、3 元,用户是没有知觉的。”

  实际上,导致用户对共享充电宝涨价没有知觉的原因在于缺乏锚点。

  这里借用知乎用户「WouldYouKindly」计算的共享充电宝充电参数。据测算,2675 毫安电量的 iPhone 8 Plus,30 分钟充电 37%,约 990 毫安,共享充电宝租金为 2 元,也就是在 4 元 1 小时的价格下,1 元只能充约 500 毫安;测试小米 10U 后,20 分钟充电 13%,经折算后充入约 617 毫安,约 1 元充 462.5 毫安;同样,测试红米 K40 后,12 分钟充入约 322 毫安,一小时约 1612 毫安,约 1 元可充 403 毫安。

  综上,在共享充电宝一元约能充 500 毫安电量的前提下,按照市面上安卓手机普遍 4500 毫安左右的电池,用共享电宝充满电需花费 10 元左右。而市面上 5000 毫安容量、10W 输入输出同等规格的小米充电宝是 49 元,也就是说,手机使用共享充电宝平均充满 5 次电,就相当于购买一个充电宝,这样一对比就能体现出共享充电宝的价格感。

  此外,在没有锚点的情况下,用户对涨价真的没有知觉吗?

  参考《用户采纳共享充电宝的行为意向研究》的数据,文中经过研究得出结论,服务成本对用户采纳共享充电宝的行为意向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因为一是每个手机充电的速度不同,而共享充电宝是按使用时间长短进行付费的;二是每个用户对通过付费充电这种行为的接受程度也是不同的。

  也就是说,消费者对充电宝价格是有一定感知的,那么共享充电宝涨价一定会得到部分用户的抵触,但共享充电宝依旧选择涨价,这其实符合需求定理:某种商品的价格与其需求量成反比。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呈反方向变动的关系,即价格上涨,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因此对于共享充电宝企业而言,最核心的在于找到(价格*需求量)的最大值,以至于可以作出一个大胆的假设,目前的涨价是经过数据统计后得出的结论,即涨价后最终(价格*需求量)的数值大于没有涨价时的数值。

  但这里有一个前提,即(价格*需求量)的数值需大于成本,在上文中提到,随着共享充电宝竞争格局日渐激烈,入驻费用将不断升高,但(价格*需求量)的最大值是在一定范围内的,在竞争持续时,营销费用将不断升高乃至大于这个数值,届时无论涨价还是降价都将避免不了亏损,这才是共享充电宝行业最大的危机,也是共享充电宝企业着急上市融资的原因。

  共享充电宝有没有未来?

  有知乎用户曾提出,“既然手机电池不耐用,为何不做可拆卸的电池呢?”

  不少人看到后想必会报以一笑,在以前那个 30M 流量就足够用的时代,除了手机本身自带的电池外,很多人往往会买多一块备用。彼时,在手机充电市场大行其道的是万能充,但随着一体式机身逐渐代替可拆卸式,万能充逐渐消失在时代长河中。

  那么对于共享充电宝呢,在电池形态和性能的改变下,它会逐渐成为下一个“万能充”吗?

  在此次怪兽充电招股书中,对共享充电宝的行业前景描述为:在国内智能手机用户数量和智能手机普及率持续增长的前提下,中国的智能手机的使用率将大大提高。加之移动娱乐应用程序在中国的出现,导致了中国智能手机用户的大量使用和对智能手机的依赖。

  上述因素都使中国智能手机用户的使用时间和使用强度增加,但同时智能手机电池技术和充电技术一直无法实现能够完全满足智能手机用户功耗需求的突破。类似表述,都在证明共享充电宝的不可替代性。

  此外,招股书还提到,在 5G 电信技术的普及下,预计智能手机在不久的将来会消耗更多的电能。对于这一点,此前小米中国区总裁卢伟冰曾经发过一条微博,大概意思是说在“5G 网络全开”的情况下,功耗将高于 4G 手机 20%。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也曾表示:“5G 手机芯片的耗电量是 4G 手机芯片的 2.5 倍左右。”也就是说,未来手机耗电量增加确实存在。

  但需要注意的是,即使 5G 手机电量消耗比 4G 大,随着硬件和软件的优化技术出现,5G 手机的续航问题也会从各个细节中逐步被解决。

  此前街电 CEO 万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坦言,在移动端,快充对于共享充电宝来讲可能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未来5-10 年可能真的有充电 1 分钟就能充到 50% 电量的技术出现。”以近几年的技术发展为例,快充和无线充电,乃至于小米和 OPPO 的隔空充电技术,都是科技不断发展改变现有问题的实证。

  更耐人寻味的是,在怪兽充电招股书中还提到,借由现有的充电网络和运营团队,我们计划通过在中国扩展到新产品类别来探索新的业务计划。

  这部分业务可能是此前流出的一份怪兽充电融资 BP 中提到的:除自身的充电业务外,经餐饮、交通枢纽、其他娱乐消费场所等渠道,通过礼品机向用户销售手机 IP 配件、口红等高毛利高复购类产品,或通过智能零售柜售卖 IP 充电宝、电子快消品、IP 玩具、电子烟等产品。

  可见,怪兽充电在不断给自己“证明”的同时,也给留了一条退路。

  狄更斯曾在《双城记》中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对于共享充电宝而言也是如此,诞生于用电焦虑下的共享充电宝,在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还能存在多久?

共有 0 条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