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不要学习陆奇

  文丨曹玮钰

  编辑丨董力瀚

  来源丨投中网

  01 纸面上的“奇”

  没任何不好的意思,但每当读关于陆奇的文章,总会觉得缺点“人味儿”。

  我的意思是说,纸面上的陆奇,是个当代少见的脸谱式人物,他是商业科技领域的领军者,在故事里却活得像个被铭记的“历史传奇”。

  细究起来,大概是缘于他的每段故事,在阐述“他是怎样被命运塑造成陆奇”的问题上,都带着些“奇”。

  比如,他是怎样和李开复、沈向洋一样进入顶级计算机学府 CMU(卡内基梅隆大学)的。

  1989 年,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教授克拉克到复旦讲座。恰逢当日天降大雨,原本计划回家探亲的陆奇被迫取消计划,还被喊去了讲座现场捧场。到了提问环节,拉来“凑数”的陆奇接连发问,成功引起了教授的注意。之后,这位教授翻阅了陆奇的论文,便提前发出“offer”:到梅隆大学留学吧。

  当时的陆奇已在复旦当老师,他犹豫了,教授便讲了句戏剧台词:

  “你是鹰,不应该局限在笼子里。”

  雅虎对陆奇的“挖角”,也带着类似的气味。

  1998 年,IBM 工作的陆奇与朋友在餐馆吃饭,谈到了对互联网发展的猜想。碰巧,邻桌正坐着雅虎的技术主管,听到了陆奇的言论,便邀请陆奇来一趟雅虎公司。陆奇到了雅虎办公室时,聘书已经放在了桌上。

  还有一点也很“奇”——不论国内还是国外,不论高管还是打工人,人人都爱陆奇。

  陆奇每次辞职,都能引发一场“地震”。2008 年,陆奇辞去雅虎执行副总裁,雅虎创始人杨致远泪洒告别会,所有工程师身着统一T恤,上面印着:我曾与陆奇一起工作,你呢?2016 年,陆奇辞去微软执行副总裁,比尔·盖茨挽留再三,甚至开出常人想都不敢想的厚待:想做什么业务?微软给你搞起来,不行先休假一两年再回来,我们等你。

  你瞧,要么怎么说是“硅谷最有权势的华人”呢。

  外企注重企业文化,体面这件事,通常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彰显。不论雅虎的洒泪和T恤,还是微软的挽留,大概可以理解为:深得人心、体面离职的高管,所能享受的终极仪式感。

  但偏偏人民也爱陆奇。

  2017 年,陆奇高呼“all in AI”,空降百度担任总裁和首席运营官。在接下来不到 500 天的日子里,陆奇积累了着实惊人的口碑。

  他身上永远带着一股迷人的破局者气质。在任期间,陆奇通过组织新风会,把公司管理和决策变得更加透明,员工有机会与陆奇直接沟通,甚至能就某个亮点聊一小时。他会认真对待各个级别员工的邮件,还是“满满的正能量”本人,昔日下属回忆说,不论什么时间什么角色,陆奇都充满鼓舞人心的精神,在大家最累最难的时刻,只要他振臂一挥,大家顿时又打了鸡血。

  时常流于形式的内部会议,他却能让员工“热泪盈眶”。有一次短短 10 分钟发言,现场两次响起了长达 30 秒的掌声。

  次年 8 月,陆奇离开百度,仅两个交易日,百度市值蒸发了高达 100 多亿美元。陆奇之于百度,是一个试图扭转整台机器的按钮,虽给公司文化带来一波清流,但终归没成功。

  明明变革未获成功,却几乎实现了“零差评”。这说明什么?

  更进一步地问,“人民爱 XX”不鲜见,那通常是因为人民需要“偶像”——被追捧又被消费的对象。我不好奇人民为什么爱陆奇,我只是好奇,聪明如陆奇,为什么甘于抑或敢于成为那个“被爱”的对象?

  0艺高人胆大

  陆奇未必是个合适的变革者,但肯定是顶级的经理人。他身上有个特质,大概正与变革互为矛盾——人称之为“偶像包袱”。

  陆奇践行的是种极度珍惜羽毛的职场生存方式,他甚至愿意把私德摆在友情和商业逻辑前面。比如,加入百度后,陆奇主动切断了与其业务有竞争关系的朋友联系,对于特别关心的事儿,也只会借助第三方联络。搜狗公司 CEO 王小川曾向媒体证实,陆奇加入百度之后,二人就“失联”了。

  这样的处事方式,是出于什么取舍呢?

  从职场生态来看,紧紧把这一准则绑在身上,主动切断一些唾手可得的关系,意味着放弃了一些“当下的顺利”,毕竟没人会拒绝和“硅谷最有权势的华人”坐在一张桌子上。但若把时间线拉长,这种模式可以让陆奇在更长期的职场获得天然的、提前的认可,这大概也是陆奇的“长期主义”。

  只是,大腕儿不跟大老板做买卖,反而花这么多时间和后辈相处,不是件容易事。认真回邮件也好,一对一聊天也罢,从效果去看的话,这些细节往往都是徒劳,甚至藏着风险。毕竟按照如今的舆论趣味,口碑是用来反转的,人设是用来打倒的,跟年轻人处得好,你就是人生导师,处得不好就是 PUA。

  作家阿城曾说,年轻的时候,有人同他讲过一个道理:“你这种出身不硬的,切勿八面玲珑,应该六面玲珑,两面是刺”。阿城说这番话他受用至今。

  按说这是通行的“中国式智慧”,可是,陆奇在面对人群的时候,从没有把“刺”亮出来过。

  零差评背后,一定藏着对完美的执念。陆奇为什么会执着于一个如此单薄的“完人”形象?要知道,很多人怕被片面地理解,聪明人会拒绝他人打的标签,会拒绝被简单地定义和理解,因为要给自己留出“变化”乃至“犯错”的空间。

  陆奇能混到如今这份儿上,你能假设他不懂这个道理吗?可他偏偏就不这么搞,那只能说明,他不在乎。他拥有超强的个人能力,足以解决大部分问题,他也有充分的自信,相信自己凭本事吃饭的能力,不需要留给自己犯错空间。

  所以诸君听我句劝,陆奇的绝活儿,各位还是不要学习得好,没那个基础,学不来也做不到。你可以认为陆奇的道德是拿来律己,而不是律人的,但问题是,作为商业世界的人,这种道德会拿走你大量的可能性,你会被逼到一个事无巨细的角落遭困。

  回头再看陆奇在百度的这段经历,“All in AI”本身并没有错,只是,对完美有执念的人,怎么做得来“流血”的改革者?

  于是陆奇改变了角色。

  不到一年后,中国科技圈年度之谜“陆奇去哪了“揭晓。

  2019 年 5 月,陆奇出任 YC 中国创始人及首席执行官。6 个月后,又自立门户,创办奇绩创坛。

  他募集的首期美元基金规模 1 亿美元,LP 阵容豪华得不能更豪华:比尔·盖茨、孙正义、红杉、高瓴和北极光。2020 年 6 月,有消息称,奇绩创坛人民币基金也完成新一轮交割,出资人包括红杉、京东数科、刘强东夫妇等。

  同时把比尔·盖茨和孙正义拉到一张桌上的,还有谁?这里一来是交情,二来还是势能,中国科技圈少有人能出其右的势能。

  0现实中的“苦行僧”

  揣着巨大势能陆奇最终选了个早期投资+孵化的“小买卖”,还是被数次验证走不太通的“小买卖”?

  看看基金规模就知道了:抓了一把最大的 LP 牌面,募了一笔最小的钱。

  他每次都选最难的路径。

  2019 年,年近 60,常年穿着企业文化衫的陆奇,选择了 YC。

  如今的奇绩创坛,基本延续了 YC 投资+孵化的模式。奇绩创坛每年进行两批招募,无需 BP,创业者只需在网上报名并提交一份详细的申请表,通过面试可以加入“创业加速营”并拿到一笔融资。接下来三个月,奇绩创坛会以 co-founder 的角色,帮助创业团队进行业务梳理和问题分析,最后举办“路演日”,创业营成员面向成上百位投资人展示创业项目,表现好的团队可以拿到融资。日后,奇绩创坛也会给创业者在一些关键性决策和后轮融资中进行帮助。

  你说就这段关于模式的叙述,跟四五年前在北京到处出摊儿的孵化器有多少不同呢?又难、又辛苦、又冒险。

  一来,孵化器走不通,被验证过多少次了。早年创新工场以孵化器起家,最后还是把重心放回了早期投资。李开复是陆奇 CMU 的师兄,多年的交情,陆奇不可能不清楚这一点,他也说,“当初我决定做 YC 中国,我所有的中国朋友几乎都反对,没有一个人支持”,其中一定包括李开复。

  二来,奇绩创坛的运作模式,注定是个劳碌命。他们对符合标准的初创投资 30 万美金,换取7% 的股份,大约一年前,这个标准还是 20 万美元,5% 的股份,没办法,中后期的科技项目炒得这么贵,也是被挤压出来的变化。

  体量虽小,数量却大得很。根据公开数据,奇绩创坛今年收到 5000 多份申请,我也看到,他们还在 LinkedIn 对人工智能项目进行一对一 sourcing。除了 sourcing,筛选、面试、业务指导、项目投资,每个节点的工作量和强度可想而知。

  除了业务模式和工作强度,文化的水土不服也是头痛问题。陆奇惯用系统性的方法解决问题,把问题变成理性化、可拆解成的任务,他的讲话风格也常带着一种引起舒适的框架感、逻辑美。

  这种看似无懈可击的方法,也有不灵的场景,比如在中国。

  之前陆奇被问到过不灵这个事,他的回答是“对我来讲一个很大的挑战是,如果一个人他对你讲的话,和他想的、做的不一致,这样就没法真正共处了”,而中国正是上述三点“有点远”的地方。对于文化的理解不一,黄峥也对陆奇提醒,“Qi,你很美国,你一点都不中国”。黄峥认为陆奇在很多地方会吃亏,陆奇也觉得他“讲得很对”。

  如果翻看奇绩创坛的官网,你会在显眼位置看到一栏叫做“行为准则”,与常规的公司、业务、答疑栏并列,这太不常见了。

  “行为准则“强调诚信,对创业者提出了各种条条框框,多达十数个。除了禁止泄露内部信息、禁止欺诈违法等,甚至提出言出必行、不卑不亢、申请和面试中保持诚实、勿做出可能伤害公司和奇绩创坛声誉的行为……

  这里边有些是公德,有些虽不至于涉及私德,但也至少是“下限很高的道德”。

  但你要知道,北京的创业者前几年被“狼性”、“996”洗礼过,刚刚学会“创业的原罪”那套说辞,你陆奇把这些准则摆出来,肯定会让奇绩创坛错过很多人。

  这显然是没办法的办法,里头大概是陆奇想传达的信号——德行,口碑,会成为寻找合作伙伴的第一标准,套用一句老话说:我这个人口碑不错,你跟我慢慢处,处不好你自己找原因。陆奇必须要守住“零差评”,气味不对的人才会离得远一点,“没法真正共处”的人才能少一点。

  终极问题来了。顶级的人脉势能,人工智能执牛耳者,“硅谷最具权势的华人”……陆奇为什么偏偏要去做一个模式打问号、劳力又劳心的辛苦“小买卖”?

  他最新的万字演讲,其中两点有些端倪。

  一是,陆奇对 YC 模式仍然高度认同,对适应中国市场也很有信心。他说 YC 独特的早期创业公司加速模式,已在过去 15 年已在美国和全球得到充分验证,奇绩创坛站在 YC 的“巨人肩膀”上,已把这一模式进行了“彻底的本土化”。

  二是,陆奇对人工智能浪潮,有着超强的信心和耐心。陆奇认为,AI 现在不是爆发的时候,但在接下来的 5 年、10 年、20 年,要让 AI 进入每一条流水线,每一个厂房。

  说实话,第一点无法讨论,至少目前,没有任何实际证据来证实或者证伪。

  第二点才最可能接近他的真实想法。看到这里,我才意识到自己哪里搞错了:在此之前,我居然试图从资本的角度去理解陆奇与奇绩创坛。

  陆奇曾说奇绩创坛他想做上 15 年。结合上述预判,他很可能会在途中赶上人工智能真正爆发的那一刻。奇绩创坛,是他等待这一浪潮的地点,也是推动这一浪潮的方法。从这种角度讲,“中国 YC”反倒是最可靠的位置——稳定、敏锐、前沿——让他置身其中,等风来。

共有 0 条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