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鑫注册_营收大增效率提升,到家风口中达达集团做对了什么?

  文/王舷歌  

  来源:深响(ID:deep-echo)

  刚刚过去的双十一,尾款人成为新热词,而从社交网络的反应来看,“尾款人”们今年的一大感触是:电商平台的发货速度更快了。

  去年,“防御性发货”就已经成为社交网络热议的对象,今年,“秒到货”情况变得更加普遍,这背后是物流体系发生深刻变革的现实:以同城配送为代表的微距电商正占据人们生活愈加重要的位置。

  双十一刚刚过去没多久,达达集团于北京时间 11 月 20 日交出了其上市后的第二份财报。本季财报发布前,多家投行对达达做出了乐观预估:

  大和证券首次覆盖达达集团,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 40 美元;

  New Street Research 首次覆盖达达集团,增速可期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 40 美元;

  高盛给予买入评级,提升目标价至 36 美元;

  海通国际认为达达集团确认良好基本面,上调目标价至 38.8 美元。

  从财报来看,达达的表现没有令人失望。三季度财报显示:

  达达本季总营收为 13.02 亿元人民币,2019 年同期为 7.02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85.5%。

  达达快送平台营收同比增长 81.3% 至 7.19 亿元人民币, 2019 年同期营收为 3.97 亿元人民币。

  京东到家平台营收同比增长 91% 至 5.83 亿元人民币,2019 年同期营收为 3.05 亿元人民币。

  营收同比大幅增长的同时,达达集团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在缩小,财报显示,归属于达达集团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 4.34 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 6.85 亿元人民币。

  一增一降之间,达达集团规模效应持续而运营效率提高的迹象已经愈发明显。

  今年以来,到家赛道爆发,作为其中的头部玩家,达达集团的表现是整个即时零售市场的切面反映:在大的市场机遇面前,达达集团在内功上做了哪些修炼?这些布局对达达以及行业又会产生什么影响?

  营收大增,亏损收窄

  先来详细拆解一下达达的这份财报。

  达达集团本季度取得营业收入 13.02 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 85.5%;公司 Non-GAAP 下净亏损为 3.24 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下降 21.2%,同比持续呈现收窄趋势。

  收入组成上,以本地即时配送服务达达快送及本地即时零售服务京东到家为主的服务收入为公司最主要收入来源,占公司总收入比例接近 99%;而商品销售收入仅为 1400 万元人民币。

  在具体业务线方面,本季度达达快送取得营业收入 7.19 亿元人民币,相比去年同期的 3.97 亿元人民币增长了 81.3%;而京东到家业务本季度取得 5.83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91%。可以看到,正是由于公司即时配送及即时零售业务双线均衡的快速增长,才带来了公司整体营收的稳定高速增长。

  随着后疫情时代,人们线上消费习惯的逐渐养成,公司整体的用户数及订单量均实现了质的突破,而这也是助推公司收入高速增长的核心的驱动因素。

  本季度,京东到家过去 12 个月活跃买家数已经达到 3730 万,同比增长 76.8%,相比上个季度环比净增加超过 500 万人。而在总销售金额方面(GMV),京东到家过去 12 个月交易金额达到 213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幅超过 100%。

  达达快送方面,本季度公司过去 12 个月配送订单数量首次突破 10 亿单,相比去年同期的 6.36 亿单,增幅超过 50%。

  除了收入及经营规模的快速提升外,达达集团在经营效率方面也在持续快速的改善。本季度,公司取得毛利润 2.83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超过 5 倍,远高于公司收入的增速,公司毛利率也达到历史新高的 21.8%,高于去年同期的 6.3%。

  公司毛利水平的大幅改善,主要是由于在经营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公司对于骑手成本的有效控制。尽管骑手成本目前仍然是达达集团最重的成本来源,但可以看出随着平台规模的快速增长,骑手的单位成本在快速下降。这一持续向好的趋势,进一步佐证了公司商业逻辑的可行性以及未来整体能够实现盈利的基础。

  亏损方面,本季度达达集团 Non-GAAP 下净亏损为 3.2 亿元人民币,净亏损率为 23.9%,亏损较去年同期大幅收窄。

  达达亏损的大幅收窄,一方面得益于毛利水平的持续改善,同时其在经营费用方面也在努力降本增效。本季度,公司总的经营费用为 7.4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34.3%,远低于公司收入增速;公司经营费用率为 56.8%,同样低于去年同期。

  能够看出,达达集团在这份财报中呈现的关键信息是,除了增长外业务模式健康度在持续提高。

  在达达集团持续优化业务模型的同时,到家赛道的发展红利在持续释放。根据中信建投的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商超到家行业市场规模距成熟市场仍有较大空间,预计 2023 年超市零售线上渗透率将达到 10.6%, GMV 将达到 3854 亿元。而在即时零售发展成熟期,线上渗透率则有望超过 30%。

  达达的表现与行业趋势一致:刚刚过去不久的双十一,达达快手在 11 月 12 日实现平台日配送单量突破 1000 万,创下平台峰值新纪录。11 日 10-11 时,平台配送单量超 110 万,破平台同期 1 小时单量峰值纪录。11 月1-12 日,平台整体配送履约率达 99% 以上。

  整体上,即时配送的市场已经越来越大,消费者的习惯与商家的需求将继续推动即时配送市场进一步发展。

  作为深耕这一领域的玩家,在行业进入加速发展期后,达达集团围绕商流和物流的建设也在持续进行。而这些围绕内容的耕耘,是决定达达未来前景的关键。

  开拓下沉,持续提效

  在一众新经济公司中,达达集团的业务具有一定特殊性。

  由达达快送与京东到家合并而来的达达集团,基本盘分为两块:一是京东到家通过对线下零售的广泛连接,实现巨量 SKU 的实时网络售卖;二是达达快送通过对骑手的广泛连接,实现巨量包裹的快速配送。

  达达集团本季度除总营收同比增长 85.5% 外,其他各项数据也处于高速增长态势,三季度财报显示:

  截至 2020 年 9 月 30 日的 12 个月内,达达快送平台配送订单量为 10 亿单。

  截至 2020 年 9 月 30 日的 12 个月内,京东到家平台总交易额(GMV)为 213 亿元人民币,截至 2019 年 9 月 30 日同期的总交易额为 105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102.9%。

  截至 2020 年 9 月 30 日的 12 个月内,京东到家平台活跃消费者为 3730 万,截至 2019 年 9 月 30 日同期的活跃消费者为 2110 万,同比增长 77.1%。

  从数据可以看出,达达与京东到家双轮驱动的网络效应在持续增强。

  达达集团业绩持续向好不可忽视的一大外因是疫情。

  疫情期间,到家需求爆发,这为即时配送企业提供了发展窗口期。但疫情这样的突发因素只是加速了即时配送赛道的发展速度,从长期来看,随着移动互联网持续渗透,商流、物流的建设更加完善且立体,本地生活类电商必然会趋于成熟,而配套供应链体系完善,会持续激发市场对于即时配送的需求。

  对此,中信建投在研究报告中表示,国内市场高线上购物渗透率为到家业务建立了较高的行业天花板,逐年增长的网购渗透率表明,互联网用户越来越倾向于线上购物和配送到家的模式,网购用户群体将成为未来本地零售和即时配送的潜在消费者。而疫情导致线上渗透率的进一步提升,疫情期间,即时配送满足了消费者的安全需求,使消费者获取日常消费品的同时减少了与外界接触的机会。根据中信建投的预测,即时配送行业订单量有望在 2023 年达到 473 亿单。 

  机会面前,人人平等。虽然大背景向好,但要抓住机会依然需要局内玩家基于对行业的本质洞察进行持续投入和布局。

  结合达达集团近期以来的系列动作可以看出,支撑其业绩向好的因素除了外部环境外,其自身基于双轮驱动的核心竞争力进行的诸多布局才是关键。

  首先是对线下零售实现广泛连接的京东到家,整体来看,抓住市场发展的窗口期,京东到家加速在区域、品类、渠道、合作方四个方面进行了拓展。

  具体来看,在区域方面,下沉市场是京东到家当前的发力重点。除沃尔玛、永辉超市等头部商超外,本季度京东到家还新签约欧亚、振华超市等逾 20 家百强及区域龙头超市,与家家悦、步步高等区域龙头加深合作,发力下沉市场。在 11 月 20 日上午的投资者电话会上,达达集团创始人、董事会主席兼 CEO 蒯佳祺表示,截至三季度,京东到家已覆盖全国超过 1200 个县区市,单季新增 200 多个县区市。低线城市三季度销售同比增长 170%。

  品类方面,京东到家进行了诸多创新尝试,3C 数码是典型尝试。

  从去年开始,京东到家就开始布局 3C 数码领域,拓宽了即时零售的边界。今年,京东到家更是与全国数十家 Apple 授权经销商达成合作,完成门店陆续独家上线,提供了在京东到家上买 iPhone12 且 1 小时送达的体验。

  除了 3C 数码,京东到家还在拓展宠物、医药等品类。今年 9 月中旬,京东到家接入 1000 家宠物企业新瑞鹏集团的门店,养宠人士可以享受通过手机线上下单,宠物商品 1 小时送到家的消费体验;医药方面,公开信息显示,京东到家已与 70 多家连锁药店百强达成合作,TOP50 中 90% 已上线京东到家,前十强全覆盖。

  另外在渠道方面,京东到家通过物竞天择项目与京东主 APP 的协同关系进一步加强,使京东主 APP 无缝对接达达的服务,除为京东提供了基于地理位置的商品零售服务外,也为达达输入了更大的客源。在合作方方面,基于海博系统继续赋能零售商、品牌商,推动线下零售业态进行线上化、数字化转型,据介绍,达达海博系统已在约 1500 个大中型连锁商超门店部署应用,截至目前,已对接超过 200 个零售商的近 35000 家实体门店。

  伴随多维拓展,京东到家为用户提供的服务更为多样,与线下零售的连接也更加广泛和深入。

  与京东到家拓宽商家连接的广度和深度同步进行的,是达达快送围绕服务质量、网络规模和底层技术支持等方面进行迭代。

  服务质量方面,今年 7 月,达达快送推出全心送,依据门店履约时效要求、订单品类、单量变化、峰值时间等特性,动态化匹配“众包”运力或“众包+驻店”运力,提供定制化的运力解决方案,以达到人效的最大化运用。

  同时,进一步提升即时配、落地配、个人配三大业务规模,实现更广覆盖,提高履约能力,双十一成绩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值得一提的是,达达快送在服务质量和规模上的提升离不开其对底层产品技术的投入,以安心送为例,达达快送之所以能够针对不同业态、不同地区的连锁品牌,根据需求对服务规范进行定制化,根源来自其对履约大数据的智能分析,判断门店的不同需求,进而匹配相应服务,这背后需要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及云计算等技术的支持,这些看不见的工夫已经成为即时配送领域的“硬核战场”,决定着平台的长期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如前所述,达达集团的基本盘由京东到家和达达快送组成,而二者的良性互动是达达集团能够持续增长的动力:订单量和订单密度越大,越能放大达达的网络效应,进而吸引更多骑士加入,充沛平台运力,优化履约体验;达达快送履约体验的提升,会加快线下商家的商品流通,也能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进而促成京东到家吸引更多零售商和品牌商加入。

  而得益于区域、品类、渠道、合作方的拓展,京东到家触达的商家在持续扩大,这意味着其能为消费者提供的选择愈加丰富多元,进一步推动订单量和订单密度的提升,放大对骑士的吸引力。达达快送方面围绕即时配、落地配、个人配的持续投入,进一步提高了自身的履约能力,增强了平台自身对商家的吸引力。

  从结果来看,围绕京东到家和达达配送的持续投入没有辜负达达集团的期待,Q3 财报各项持续增长的数据,以及收窄的亏损已经显示,达达集团的网络效应在持续放大。

  整体来看,长期耕耘赛道的达达集团已经建立了自身壁垒;而踩中风口后,借势加速布局将进一步促进其自身的未来发展。内外因共同作用下,达达集团的未来发展还有很大想象空间。

共有 0 条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