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鑫娱乐手机版登录链接_互联网最鲜活的「人」都在豆瓣小组

  数据女工在手机上迅速的切号、评论、造热度,一切只为了为了维持爱豆的话题热度;诸多运营人才和搬运工熟练地在标题加上突发、重磅等字眼,普遍错用的感叹号只是为了吸引你的注意力;评论区点赞最多的评论似曾相识,你至少在其他三个平台看到了同样的内容「复读」。

  数据、流量、复制粘贴,商业社会自有一套成熟的运行法则。但在数据和重复内容的作用之下,人似乎从多样、自由的个体变成了一个个可以预测的标签,平台大 V、粉丝、反对者,一切似乎都在看不见的轨道上运行。

  在这种可预测的标签化环境中,身边的一个朋友说:「相比之下,我更喜欢豆瓣小组,因为他们有人味。

  豆瓣小组,让「无聊」也有角落

  「人味」是什么?在身边的朋友看来,豆瓣小组的「人味」是对人类不可捉摸行为的震惊,会让你不禁感叹「还有这样」或者「这世界还有这种东西」的意外。

  「加入这个小组你就会被踢出去」就是一个让人意外的小组。它的存在和生命力,让他的创始人都觉得有点摸不着头脑。

  2012 年,豆瓣推出了豆瓣小组移动 app,随之带来的就是骤然增多的豆瓣小组。豆友 @芈子叶发现当时的豆瓣多了不少「加入这个小组你就会 XXXX」的小组,这启发了他,他决定也用这个格式创一个小组。最终,他决定把这个小组的主要目的确定为踢人。

  ▲ 受访者供图

  2012 年末,一个奇奇怪怪的「加入这个小组你就会被踢出去」创立了。在人来人往的豆瓣,这个小组只是几十万个小组中普通的一个,但因为小组主题不走寻常路,这个小组迅速火爆,一切都有点出乎意料。

  在小组创立的第一天,发现了这个小组的豆友基本都没按耐住自己点「加入」的手,然后就等着被管理员踢出去。遗憾的是,这些最初加入的成员可能等不到创始人的「动手踢人」了,因为踢他们的是脚本。

  作为一个程序员, @芈子叶在创组之后就写了一个脚本,还为此找了豆瓣的工程师协助配合,目的就是为了让这个脚本能为小组的运行发挥自己的作用——把人踢出去。但这个脚本只运行了两天就停用了,脚本没有出错,「出错」的是这个小组——它太火了,以至于第二天有不少人来申请成为这个小组的管理员。

  ▲ 小组规则之一是可以踢人,禁止封禁

  七年后,创立小组、制定规则后就几乎撒手不管的 @芈子叶发现,这个小组还在正常运营。在成立第二天加入的管理员虽然不像曾经那样子及时的踢人了,但他们依旧在履行职责。这些管理员似乎还有轮班,每隔几天就有管理员上线把这些新组员踢出去。

  还有自称「抖 M 属性完全爆发」的豆友 @海绵体宝宝也在坚持着。他在小组创立的第二天加入,至今已经被踢了 681 次,他熟悉小组的管理员增减情况,对这个游戏乐此不疲:

你们怎么又加新管理员了?!现在 12 个管理员打我一个?这也太…………爽了吧!

  ▲ 豆友 @海绵体宝宝的帖子

  面对坚持八年的管理员和从不认输的资深用户,创始人 @芈子叶也不太懂大家心里都在想什么。他坦言自己一开始创造这个小组只是想进行一个互动性游戏的尝试,这个小组的爆火和今天仍在发挥的影响力都有点让他摸不着头脑:

很多新组员加进来就是发个帖子,然后等着被踢。

创立之后,中间有七年我基本就没参与过。有天一看,发现这个小组还在,而且运行的很好。我觉得可能是那种游戏的互动机制吸引了一部分人,但说真的,我自己也搞不明白。

  趣味、小众、生活,「角落」不只一种模样

  究极无聊的游戏对抗,这只是豆瓣小组的一个缩影。

  在这个精神角落里,不只有和其他 app 格格不入的「无聊」,也有更个人化、更趣味性、更出乎意料的内容。

  ▲ 豆瓣成立 14 年时,创始人阿北转发的内容

  不看豆瓣但却不会错过豆瓣内容的一位朋友就是「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小组」的忠实粉丝。她不常用豆瓣 app,但豆瓣公众号推送的「哈组」相关她都会看。这里有你想像不到的爆笑故事,每个人生活里的搞笑发窘日常,最终都变成了看客的快乐源泉。

  另一个喜欢收集纸袋的朋友则在豆瓣找到归属:

我之前以为喜欢收集纸袋就像老一辈收集塑料袋一样,是穷和节省的象征,都不太好意思把我的爱好和别人说。结果在豆瓣看到了纸袋收藏博物馆小组之后,我觉得自己就是真正的纸袋收藏家。发现它之后,觉得喜欢纸袋一点都不丢人,还是一个很省钱的爱好。

看着大家把漂亮的纸袋做成书皮、钱包、收纳盒,我只会觉得很治愈。

  ▲ 成员辛夏用纸袋做的手机壳和封面. 图片来自:纸袋收藏博物馆

  在豆瓣,「没想到还有这爱好」的类似小组很多。除了纸袋收藏博物馆,迷恋植物的人、BDO(巨大沉默舞台)迷恋患者症候群、我们就是好喜欢散步啊、抬头,看树、村庄爱好者、你也在用 iPad 画画鸭、全国地铁爱好者交流联盟、水果标签收集者、画云小分队等小组也在吸引着众多「小众」的爱好者。

  在这个「角落」里,小众的爱好是最大众的。没人会觉得喜欢画云奇怪,近两万个「画云高手」只会夸你画得好,创意赞。全中国不同区域的特色树也基本能在「抬头,看树」组里找到。在有人从网络获取快乐的时候,这些小组成员把自己在现实世界的发现和线上的豆友共享。

  ▲ 左为原图,右为成员 Day 画的云. 图片来自:画云小分队

  有的爱好或许不仅能称之为爱好,而应该被看作某种坚持或者某种探索。比如佛跳墙废墟探索小组,就通过探索城市的边缘废弃建筑保持一些对既有规则和秩序的解构和质疑;豆瓣公墓小组也能为悼念已逝豆友建立一个互联网公墓,让线上的关系和情感得以永存;还有遗失之物墓园,有人在这记录自己的粗心导致的遗失,也有人在这解构物哀文化。

  在诸多 app 内容顺应潮流的趋势中,豆瓣有诸多小组保持了一种不应允的姿态,在小组这块自留地里寻求共鸣。

  在这些不顺从的小组中,拉踩小组可能是其中评价最两级的一个。一个拉踩小组的组员对我说:「这是我最喜欢的小组,很特别,但有的人嘴真的很臭。」因喜欢娱乐八卦内容的同时厌恶粉丝控评而生,豆瓣拉踩小组严格的进组规则让他们自称「豆瓣 985」。

  ▲ 最近被禁言的拉踩小组有着严苛的进组规则

  在明星被粉丝保护得面面俱到时,这个组可以让每一个明星都遭受猛烈的一击。在这个组里,易烊千玺是最丑的,迪丽热巴是发福的,选秀节目是必糊的,但大家的讨论、拉踩是必须的。没有一个明星能活着走出的拉踩小组似乎是彩虹屁的另一面,是对一种粉丝文化的反抗。

  而在全世界都在感叹「他也有猫/狗了」的时候,豆瓣养猫/养狗劝退小组在努力劝退蠢蠢欲动的饲养人。你知道养宠物会占用你很多时间吗?你知道很多宠物都会拆家吗?你知道宠物生一次病就是大几千吗?在萌经济的热潮下,这里有人在努力敲醒所有不理智的备选铲屎官。

  ▲ 没有比滚泥潭和拆家更好的劝退方式

  还有「热概念冷思考」小组,希望通过小组成员的讨论帮助大家对新概念保持警惕,坚持批判性思维,不滥用概念。在「时下有哪些被滥用的流行概念」讨论中,组员就对极简主义、PUA、PTSD 等热门概念都提出了更不同、更冷静的理解。在当下反转不断的舆论场中,这样的冷思考足够特别。

  未知的豆瓣小组,鲜活的小组成员

  很长一段时间,豆瓣小组是互联网诸多内容的发源地。你在其他平台看到的笑话合集、明星爆料、时事点评……如果要追溯他们的源头,这些内容可能都来源于豆瓣小组内的一个生活化的分享或者小组讨论。

  但豆瓣内容产出的丰富度和它的用户规模却不成正比。在易观千帆 2020 年 8 月的应用月活榜中,豆瓣这个大多数人都知道的 app 总排名 340 位,社交排名 20 位,月活用户只有 670 万。

  但就是这个用户规模在中国互联网并不算顶尖的应用产生了诸多优秀的内容。

  很大一个原因是豆瓣的月活用户是真正的「活跃」用户,他们讨论、产出、互动,在豆瓣分享生活和思考。他们没有沿着既定的轨道行走,生活中的乐趣和意外,都被他们记录在了豆瓣小组。

  月活 670 万的豆瓣 app 还曾孕育过月活用户近 1400 万的下厨房 app。最初的下厨房也只是一个豆瓣里的一个小组,在用户量级提升后,赶上移动互联网浪潮的下厨房成为每个厨房小白的进阶选择。

  ▲ 图片来自:乱翻书

  今天,豆瓣小组可能已经是豆瓣最重要的功能了,它或许比书影音还更重要。毕竟在 2018 年的豆瓣改版中,「小组」这个曾经次级功能被移到了下方五个按钮的中央,成功 C 位出道,象征着豆瓣更明显的社交属性。

  但也有人不喜欢豆瓣小组。创立了「加入这个小组你就会被踢出去」的 @芈子叶就表示他大概 2014 年左右就不逛小组了,他加入的小组有不少也沉寂了。在他看来,小组是一种过时的通讯方式:「微信群是即时的,但豆瓣小组基本不可能让你获得即时的信息。」

  另一个不喜欢豆瓣小组的人则是讨厌它带来的新用户:「我觉得小组吸引来了很多新人,和之前的用户不太一样。这些用户可能对书影音不感兴趣,影响了豆瓣原先的氛围。而且这些人的存在让豆瓣评分也变水了,他们给影视作品打分的机制和我们之前很不一样。」

  ▲ 图片来自:豆瓣 X 飞跃合作海报

  反对之外,也有支持的声音。有人就认为豆瓣小组不是即时的通讯社区,它是生活的小角落。「有人觉得豆瓣不一样了,这种论调每个 app 评论里我都见过,但我觉得豆瓣还是豆瓣,我喜欢的小组都在更新,喜欢的内容都能找到,它带给了我很多。」

  另一位朋友则认为豆瓣小组的人很有活力,每个发言都有真实的生命力。这种「人味」也是她最喜欢的豆瓣的原因,因为这里有一些其他平台看不到的内容。不管是高深的哲学问题还是抠门的生活方法,每一个人都在生活,而不仅仅是活着。

  在豆瓣成立三周年时,它的创始人阿北用一句话概括了豆瓣——豆瓣帮助每一个人发现生活中最适合自己的未知事物。

  如今 12 年过去了,尽管豆瓣发生了诸多变化,但它依然能帮人发现适合自己的未知事物。

  只是这一次,承担这一功能的更多是小组。

共有 0 条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