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鑫娱乐代理平台_巨头的互助之路:不为盈利的背后,到底下着怎样的大棋?

  文/木一

  来源:一本财经(ID:yibencaijing)

  6 月 28 日,美团互助在成立一周年之际,对外宣传其用户已突破 3200 万。

  产品也做了一些升级,“不限病种”,可以全面覆盖所有大病。

  早在 2019 年 8 月,支付宝的相互宝就宣布用户突破 8000 万,目前相互宝加入用户数已经超过 1 亿,成为互助界的第一大巨头。

  在行业人士看来,巨头们已经基本圈住了 90% 的互助用户,它们不约而同地对外宣传,并不准备通过互助盈利。

  巨头布局互助,到底在下一局怎样的大棋?

  01 伪命题?

  时间回溯到 2016 年上半年,网络互助的激昂乐章开始奏响。

  2015 年初,保监会颁布《相互保险组织监管试行办法》,相互保险获得了空前关注。据国泰君安预测,到 2020 年,中国的相互保险市场规模将达到 1600 亿元。

  对这个千亿级别的市场,互联网玩家也想分一杯羹。

  夸克联盟、斑马社、水滴互助、17 互助、同心互助、众托帮等上百家网络互助平台,横空出世。

  为什么巨头、创业者和资本都紧盯互助这个模式?

  “它们都把这个模式当成低成本流量的入口。”互助领域的专家何帆称。

  在 2016 年水滴互助成立时,它的创始人沈鹏曾透露,当时每个用户的获客成本,“只有两块多”。

  而当时,一个金融用户的获客成本,已高达上千元。

  流量以低成本进入,后面的商业模式将如何布局?

  最开始,大家的设想是,以互助为流量入口,建立“健康社群”。

  这个社群里,沉淀的都是关注健康的人群。

  比如,加入抗癌互助群的人,可能对抗癌相关内容感兴趣,可以给他推荐一些抗癌食谱、健身套餐,甚至体检产品。

  给用户推荐相关的健康产品和服务,这是大家设想的终极变现场景。

  但实际情况真是这样吗?

  一般来说,用户在加入互助后,除非续费,否则在大多数时候,他不会再进入互助平台。

  “互助玩家很快就发现,在这个流量池里,游动的鱼并不多。”何帆称,“健康社群”的概念并不成立,用户黏性低,难以激活。

  顺着时间的推移,互助玩家发现了互助模式的第二个致命难题——续保难。

  “只需交纳 9.9 元,得了癌症赔 30 万。”如此具有煽动性的语言,曾经屡屡出现在互助广告中。

  因此,很多用户纷纷加入了互助大军。

  但很快他们就发现,交的 9.9 元被分摊完了,每次有新的案例,互助平台就不断提示他们再次缴费,“几毛到几块都有”。

  很快,互助变得不香了。

  “实际上每年不止 9.9 元,可能要花几十甚至上百元,才能成为互助的一员。”互助用户志芳觉得频繁收到互助分摊消息是一种打扰,决定退出互助平台。

  “互助的续保率,一度低到 10% 左右。”何帆称,大量进入的用户,又再次脱落流出。

  因此,在 2017 年前后,互助行业出现了一次大洗牌。

  蒲公英互助、人人互助、她互助等多家互助平台,都逐渐退出。几十家小互助平台退出后,只留下一个个不再更新的微信公众号。

  “互助是伪命题吗?”

  这成了盘桓在行业之上的终极疑问。2017 年前后,无人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02 三足鼎立

  2018 年之后,互助市场情况未明之时,新的互助浪潮却猛然兴起——巨头们来了。

  水滴互助一马当先,号称已圈住 8000 万用户。

  2018 年年底才加入的支付宝“相互宝”,也在不到一年后,宣布用户突破 8000 万,与水滴互助形成了双雄争霸的局面。

  即便是在战况如此胶着的战场,依旧有新的玩家涌入,苏宁、360 等巨头也开始宣布加入互助。

  2019 年 6 月 28 日,又一个巨头来了——美团宣布开始布局互助,行业大战瞬间掀起了高潮。

  在行业人士看来,美团做互助顺理成章,它的背后有两大优势。

  第一,有更多触达用户的机会。

  美团主打的是“本地生活”,场景都是生活化的,切入互助显得比较自然。

  比如,在一些生活场景中,无论是用户在深夜点外卖,还是在美团 App 上购买药品,都会唤起用户对健康的意识。

  “生活场景+健康”两者的衔接,似乎比支付场景的衔接更加自然。

  第二,有更多的数据参考。

  数据可以先筛选出适合互助产品的用户。

  假设一个用户频繁出入高端写字楼,或在一些高端餐厅消费,那么他大概率是一位白领,更有机会成为商业保险的用户。

  一些三四线城市的用户,他们的抗风险能力比较弱,互助能符合他们保障的需要。

  美团互助的加入,很快让互助大战的局势变得更为明晰。“三个巨头圈的互助人数,基本占了整个市场的九成,基本已是三足鼎立。”何帆透露。

  在互助陷入“是不是伪命题”之争的时候,为何巨头还会踊跃进场?

  03 巨头的布局

  互助行业的这些终极难题,“对巨头已不再是难题,它们都有了解决方案”,何帆称。

  以用户黏性低的问题为例。

  “我们有大量的场景,可以去唤醒用户。”美团保险业务负责人曾卓以午夜订外卖的场景为例,假设一个用户已加入了互助,但是依然有午夜订外卖的习惯,就可以做一些爱心提醒,唤起他的健康需求。

  金融和保险产品,都面临着用户黏性不高的难题。

  但只要能给用户真正提供价值,用户就不会脱落。

  由于介于公益和保险之间,网络互助平台的盈利成了一个敏感话题,目前几家平台都没有盈利。

  美团互助目前对外称,按照互助金的8% 收取管理费。“短期内,我们并不准备通过互助来盈利,我们收取8% 的服务费,只是用于团队运营。”曾卓称,这些费用主要用于风控、核查、运营等人员的支出。

  此前,相互宝也表示,蚂蚁金服对相互宝团队从来没有 KPI 要求,8% 的管理费“基本入不敷出”。

  其实,对于巨头们来说,做互助不是奔着盈利去的,大家都试图通过互助建立一个大健康的流量入口,后期再布局保险、健康产品和服务。

  要完成这个闭环,似乎也只有巨头可以做到。

  它们通过多个场景,对用户进行再唤醒和不断教育,最后让其进入大健康的流量池。

  而缺乏这个闭环的其他小玩家,在用户猛涨、上升一段时期后,就可能开始面临用户的大批量脱落。

  因此,何帆认为,互助到最后,将成为“巨头的战场”,“只有巨头才能将模式走通,而其他玩家,可能都会沦为陪跑”。

  04 未来挑战

  尽管巨头在互助市场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它们同样要面临行业的挑战。

  比如,监管。

  目前,市面上主要讨论的是三种监管模式。

  第一种是牌照制,行业会面临强监管。

  “一旦如此,小的玩家更无生存空间。”何帆称。

  第二种是流量模式,互联网平台给保险公司导流,不参与运营。

  金融归金融,流量归流量,进行风险剥离。

  第三种是协会制度,行业组建自律协会。

  但何帆认为这种方式力度相对较弱,“更可能采用的还是第一种强监管的方式”。

  监管的靴子如何落地,将成为这个行业的最大变数。

  尽管 2C 领域是巨头的天下,但在一些 2B 领域和细分领域,依然有深耕的可能性。

  目前,互助市场上已经出现了 2B 端的企业,比如壁虎互助。

  它们专门给大企业提供互助产品,甚至能根据企业要求,定制互助产品。

  “在可见的未来,互助外包市场的壮大,也会是一大趋势。”一位保险行业专家表示。

  监管似乎也开始意识到互助对传统保险的补充作用。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大基本民生保障力度,特别提到了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称。

  而互助,在“两会”上被两次提到。

  另外,在一些细分领域,也可能出现互助产品。

  一些保险公司不愿意承保的,或者保险费用高昂的高风险人群,也可以通过互助来“抱团取暖”。

  比如,大货车司机。

  再比如,老年人。

  互助产品的品类,也可以更加多样化。

  “现在互助都集中在重疾这一块,可能形成恶性竞争。实际上,并不是只有健康险才有互助,财产险也可以有互助。”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教授张琳称。

  她观察发现,现在车险市场的一些领域,也出现了互助。

  比如说,一些车主的汽车车龄比较长,他们可能就更愿意参加互助,而非去买某些保险。

  “在以后物联网发达的情况下,还可以有新的互助形式。”张琳表示,市场还有很多空白点。

  互助的想象空间,其实还有很多。

  对于巨头来说,互联网后时代的竞争,不再是拉新,而是从不同需求层面去激活用户,争抢用户的使用时长。

  比如,挖掘用户的健康需求。

  打通场景,形成闭环,将成为巨头们的终极战役。

  而互助,可能就会成为大健康的流量入口……

共有 0 条评论

Top